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点击次数:11283发布时间:2014-12-4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各地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经济市场逐渐形成。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也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切要求掠夺中国的工业原料,向中国倾销工业品,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也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中西新旧折冲的多重困境里,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在世界大背景下,中国开始了步履蹒跚的近代工业化历程。
19世纪60-90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于新式工业,拉开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幕,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始。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这时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并受其双重压迫和束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冲击了封建制度。在多种历史因素的作用下,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1895—1913年以工业化为主体的中国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厮杀,无暇东顾,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持续到1923年前后。在此期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还有缫丝、卷烟、榨油、火柴、食品加工等轻工业都有很大幅度的发展。采煤、冶金、水泥等重工业方面也出现了比较大的民族企业,但是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国民政府建立以后,从金融和重工业两个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全面统制,民营企业受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越来越严重,发展的空间日渐狭窄,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萧条之路。
日本在侵华时期掠夺中国资源,统治中国经济,占领区的所有的工业都受到严重摧残。抗战结束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加紧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民族资本又受到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压制,加上内战的爆发,民营企业发展的生机又遭到扼杀,工业产值大幅度下降,工商业大量倒闭破产,1948年8月实行金圆券改革,更使民营企业陷入了山穷水尽的绝境。
1949年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首先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国营经济,1953~1956年,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从此,我国的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1953年党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一化、三改造”的方针,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工业化进程正式启动。我国以苏联的援助下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